企业引才不易,育才更难。如何引进并留住优秀的人才一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。近日,我区重磅升级“政聘企培”3.0版,给出为企留才新解法。
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我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作风建设“试金石”,坚持开门办教育,学查改一体推进,聚焦企业普遍反映的人才“引育留”难题,在广泛调研基础上重磅升级“政聘企培”政策至3.0版,以更精准的举措回应企业呼声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。
2020年,我区在全省首创“政聘企培”引才模式,公开引进重点产业急需专业人才,做到企业有需求、政府来引进、政企共培养、编制有保障,围绕“人才链”构建助企“服务链”。
该模式实施以来,已为全区28家重点企业输送123名紧缺人才,为宣州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。相关经验做法被列入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18条举措,入选全省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优秀案例。
“高层次人才是企业创新的火种!”宣城凯欧新材料有限公司人力总监彭仁慧对该政策深有感触。凯欧新材料是一家集加弹、织造、印染、成品制作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。2024年,公司依托“政聘企培”成功引进4名纺织、机械、化学领域专才,迅速补强了研发梯队。
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,彭仁慧却担忧原定2~3年的培养期稍显不足。“延长周期才能让人才深度成长、降低流失风险,真正守护核心技术血脉的延续。”彭仁慧直言道。
这种对“时间”的渴求,在储备人才杨文琴身上得到了生动印证。2022年,杨文琴通过“政聘企培”加入了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。历经三年淬炼,她也成功地从初入职场的青涩新人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。
“关键成长发生在第二年到第三年。”杨文琴回顾道,“第二年我不再局限于任务执行,开始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;第三年,我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,还能够独立承担重大项目。”在她看来,持续的沉淀与挑战,是能力跃迁的“真正催化剂”。
企业有所呼,政府必有应。我区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,主动开门纳谏,深入企业和人才群体调研,将改革焦点精准投向“用得好”“留得住”这一深水区,推出“政聘企培”引才模式三大优化升级举措:
——培育“扩容”,厚植成长沃土:核心培养周期从2~3年延长至3~5年,给予人才更充分的时间融入企业、承接重任、实现能力跃迁,为企业打造稳定可靠的核心力量。
——补贴“递进”,强化留人磁力:创新实施薪酬补贴逐年递增机制,人才留企时间越长,获得政府支持力度越大,以长效激励绑定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。
——双选“前置”,提升人岗契合度:将企业“双选”环节大幅提前,推动企业与人才在录用前深入沟通专业技能与职业规划,从源头保障“人得其位、才尽其用”。
“此次‘政聘企培’引才模式的精准升级,是我区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、深化作风建设的务实成果。”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